首    页 部门简介 党建工作 法规制度 工作动态 夕阳风采 活动掠影 健康知识 通知公告 友情链接
关于开展2023年重阳节活...
关于“八八战略”实施20...
关于开展“银色人才”推...
关于招募风和苑等四片区...
关于征集银辉讲师团精品...
关于征集教育教学随笔的通知
绍兴文理学院
  夕阳风采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朱学良)
发布者: 管理员          发布日期: 2018-07-05           浏览次数:

 

朱学良

如果要问起我这几年来对绍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毫不犹豫的回答:“水”,确实,绍兴原本就是水乡,素有“三山七水一分田”之称,然而在我的记忆中,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绍兴却曾经饱受过缺水之苦,涨水之恐及污水之毒。不说解放前,就是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水仍然是绍兴人民生活中的一大问题,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绍兴人,有着非常深刻的感触。

水是生命之源,但是由于绍兴当时没有自来水,所以生活用水,包括淘米煮饭,洗菜洗物,洗衣洗澡等都只能依靠雨水,井水或河水。那时家家户户都备有水缸,天下雨就把雨水积存起来,用明矾搅拌使水中的灰尘微粒沉淀到缸底,这种水叫“天落水”,用水缸积水除了供生活所用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防火,所以绍兴人传统,家里两只缸——米缸和水缸,一定要常满。然而雨水受天气影响较大,所以平常还是用河水或井水多,城里人则更多用井水。但是,一到干旱季节,很多井都干枯了,只剩下几口打得比较深的大井还有一点水,这时就会出现在井边排队争相打水的情形,一担水往往要等大半天。为了能确保打到水,有时还不得不半夜起来去打,且经常发生吊桶掉入井底的情况,又得费很长时间去捞吊桶。当时去拈宫绍师工作,有几年干旱时,那里的水井都干枯了,就只好每天用木制的水车,到三里外的马蹄井泉去运水,以解决师生的用水吃水问题。

河水或井水没有经过消毒,很容易受到污染,因此当时一些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等经常流行,还有皮肤病尤其是小孩生疮的特别多,主要就是用水不洁而引起感染。我小时候也曾经在头上生了两个很大的脓泡疮,很疼,当时是吃足了苦头。

1958年,绍兴开始筹建自来水厂,到1961年水厂建成投产,绍兴人的吃水问题才有所改善。但开始,由于当时水厂规模比较小,管线不长,所以供水能力有限,只是在市区几个地方建造了公共的供水点,要用自来水就得去供水点去买。所以,那时我回家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挑水。一直要到1978年,自来水管才陆续有接入到用户家中,这样公共的供水点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也结束了我挑担的重任。

除了饮水和生活用水外,绍兴过去还经常发水灾,当时山区毁林开荒,砍伐林木,平原填河筑路,围湖造屋等现象比较突出,使得绍兴的蓄水排水能力大大降低。每逢大雨,往往山洪暴发,浊流汹涌;河水猛涨,堤岸冲毁;造成农田被淹、禾稻倒伏;道路积水盈膝,交通受阻;家中进水,墙倒屋倾。所以,一下大雨,许多人总是非常担心:“哎,又要发大水了!”

然而到了60年代,绍兴这个水乡却出现了严重缺水情况,连续多年发生大旱,1967年,绍兴大旱131日,从萧山临浦引水3200万立方米,逐级翻水救急。1988年至1995年,30天以上的干旱几乎达到每两年一遇的状况。从萧山引水,向河网取水,都因水质或水量的原因,不能满足供水需求。绍兴人不得不寻找新的水源。

为了解决绍兴人民的吃水用水问题,市政府通过多次调查考察,反复研究论证,决定建设小舜江供水工程,作为九五期间投资规模最大的重点项目,并在1997年底正式开工,到2001年建成投入使用,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14平方公里,总库容达2.35亿立方米。从2001年到2006年,不断进行新建扩建,完善供水主管网和净水设施,使水质长期达到国家一级的优良标准。

不仅如此,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政府大力抓好各种水利建设,深入开展五水共治,疏浚河道、清理淤泥,关停污染企业,改造排污管道,整治水流环境,保护山林绿化,制止乱采乱挖,使水土流失大大减少。所以这几年来,绍兴的水及各种环境极大改善,旱涝灾害明显减少,不但吃水用水不用愁,而且到处是青山绿水,鲜花盛开,犹如生活在一个大花园中。在人生的暮年,能赶上这样好的时代,喝上这样的好水,就是一种福气。

 

 

 

[后退]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离退休工作处 | 联系电话:0575-88342877

您是访问本站的第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