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部门简介 党建工作 法规制度 工作动态 夕阳风采 活动掠影 健康知识 通知公告 友情链接
关于征集“纪念陆游诞辰9...
关于征集教育教学随笔(...
新办公地址变更通知
关于开展2023年重阳节活...
关于“八八战略”实施20...
关于开展“银色人才”推...
关于招募风和苑等四片区...
关于征集银辉讲师团精品...
关于征集教育教学随笔的通知
绍兴文理学院
  夕阳风采
夕阳风采:荞花儿开了——入川支教生活散记(节选)
何秋芳
发布者: 管理员          发布日期: 2025-10-14           浏览次数:

2025年8月28日下午,正当家乡人民忍受高温天的炙烤时,我们首批70名“常春藤”银龄支教教师从杭城统一出发,踏上了四川支教的征途。

“征途”一点不为过,对我这个生活能力差,情商低,只有满腔“出去看看,可以为彝族学生做点什么”的热情的“花甲”老人来说,这一决定成了家人、朋友的担心。幸好,同去的支教老师中,有5位老师与我同在凉山州越西县,其中两位又与我在同一所学校——越西县职业技术学校执教。并且在浙川东西部协作大背景下,宁波江北的“帮扶先遣部队”已为我们这次“常春藤”计划支教老师打开了局面,铺设了前路。

大凉山,这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地处祖国的大西南,北纬22°至29°,东经98°至108°,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金沙江北至大渡河边,南到红河畔,西北高,东南低。这片土地,高山耸峙,峡谷深邃,湖泊清澈,河流激越;高原地带,十里同日不同天,山里山外气候差别大。一年中有太阳普照的地方,有终年冰雪未曾消融的地方,也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的地方,怎不令人心向往之?

初见越西县城,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宽敞,人来车往,热闹非凡;马路边行道树郁郁葱葱,公园里大人健身、小孩玩耍,一派安适祥和景象。公园游步道直通前方,城域四周群山环绕,山峦青翠,一条越西河由南至北奔腾不息。嶲州大道直抵白塔山下,大道上用青砖砌成的古城楼古朴、庄严,昭示了越西县的历史文化底蕴。傍晚时分,嶲湖公园里人头攒动,有跳健身操的,有悠闲散步的,有在亭子间练唱的;公园的对面是美食一条街,这里霓虹灯闪烁,一字排开的饭店里座无虚席,店家老板索性将桌席摆放到了店外人行道上,四川人爱吃火锅,红油麻辣的锅底吃得人人满脸泛着红光。可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贫穷蒂固大凉山,土豆充饥卧病艰。休学娃儿何致富,泥巴汉子锁乡关”的贫困县。近年来,在浙川东西部协作建设中,在乡村振兴的战略决策实施下,越西县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支教的学校座落在城郊接壤处,在绵延不断的阳糯雪山山脉脚下,住地与学校之间有近3公里的路程。我每天步行去学校时,先是经过一条六车道宽的县城交通主干道----文昌大道,然后,再通过横跨越西河的状元桥,再穿过一片宽阔的农田和一个村庄。金秋十月,漫步其间,从东到西,从南至北,呈现在我视野范围内的,除了秋荞还是秋荞,除了盛开的荞花还是荞花,整片农田被秋荞覆盖,成为了秋荞的世界,荞花的海洋。

在越西支教已一个月有余,我已适应了鸡鸣即起的作息,从住地到学校再回住地,每天往返步行6公里;适应了备课—上课—改作程式化的教学工作节奏;适应了学校食堂川味浓郁的餐肴。自关注田间地头的荞麦以后,我的心也开始沉静下来,我从越西县图书馆借来《四川彝族研究》、《走近凉山彝族》等书籍慢慢细读;买来苦荞粉自制糕点,与大家分享,荞麦为平淡的支教生活增添了快乐和趣味。不知不觉间,我一个初来乍到的越西人也喜欢上了荞麦,荞麦给我单调的支教生活带来了些许的获得感。

金秋十月,越西大地荞花儿开了,田野里,成群结队的彝民们正忙于秋收、秋种、秋管,他们忙碌着,也快乐着,幸福着

 

 

 

 

编辑:郑云巧

审核:金坚强

 

[后退]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离退休工作处 | 联系电话:0575-88342877

您是访问本站的第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