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关工委组织了“听共和国同龄人话成长”活动。通过选派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上门采访2位共和国的同龄人许学刚老师和祁宗海老师,听他们分享成长的故事,汲取成长的智慧,激发成长的力量。现将他们访谈刊录如下,以飨读者。
绍兴文理学院关工委
2024年9月29日
9月26日,绍兴文理学院学生党员有幸与退休教师祁宗海老师对话,围绕“听共和国同龄人话成长”这一主题,聆听他与祖国共同成长的故事,感悟教育的温度与力量。
信念如磐,使命在肩
教育的信念与使命来自哪里?祁宗海老师以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职业底蕴为我们揭晓了答案。作为民盟盟员,他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他看来,党的教育方针就是教育的使命,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让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祁老师的初心与追求。从农村学校的外语启蒙教师到大学讲台上的资深教授,他强调教育的意义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成为有温度、有情怀的社会栋梁。“上了讲台我是老师,下了讲台我就是他们的朋友。”在交流过程中,祁老师分享了他通过勤工俭学机会来帮助学生的故事。他不仅助力农村学子克服经济上的重重困难,更激发了他们内在的潜力,促使他们实现人生的飞跃与蜕变。
沐浴党恩,乐教爱生
“那个年代,条件艰苦,但正是这样的环境,让我们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1977年高考恢复后,祁老师终于考入“老杭大”,但他从未松懈,拼命地弥补落下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回眸考入大学前的知青生涯,祁老师感慨万千,在那个缺电、少农机、没耕牛、缺文化的穷乡僻壤。他扎根泥土,用心坚守,后在乡村中学任英语教师,他将农村教学视为改变落后面貌的关键,尽己所能,为乡村的教育发展贡献力量。回忆他的青少年时代:“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祁老师更是如数家珍,他既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参与了时代的发展,成为了时代精神的传承者。他分享了自己学雷锋做好事、学习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的经历,希望新一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书写时代新章。
“我的情怀来自学生,教学相长。”学生是祁老师教育情怀的源泉,每当他看到同学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在生活中获得成长,他都会感到欣慰与骄傲。在祁老师的分享中,我们看到教育并非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一个师生间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的双向过程。教育者的情感根基深植于学生之中,学生的成长、变化与成就,都是教育者情怀的滋养与体现。
殷殷期盼,继往开来
面向未来,祁老师对年轻一代寄予了厚望:“你们要牢记党的教育方针,增强教育使命感,让自己和学生全面发展。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打牢专业基础,同时广泛涉猎人文、地理、历史等多学科知识,不断拓宽视野、丰富自我。”他鼓励每位同学都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对自己负责,对党和国家负责。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但正如古人所言,“学海无涯苦作舟”,唯有勤奋与坚持,方能有所收获。
针对当前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爆炸现象,祁老师特别提醒学生们要远离“精神鸦片”“我们学生要有清醒的头脑,合理安排时间,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质性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做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大学生。”最后,祁老师希望同学们建立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风气,携手奋斗,不负韶华。
随着访谈的深入,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见证了祁宗海老师与祖国共同成长的峥嵘岁月。他娓娓道来的讲述,不仅记录了个人的奋斗与奉献,更映照出教育兴国的时代篇章。回望过去,党恩深重;展望未来,教泽绵长。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更应铭记党的恩情,珍惜学习机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添砖加瓦,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供稿:赵沛运,付书佳,蒋玟
摄影:蒋玟
编辑:郑云巧
审核:金坚强